【科普】肾病不想变成尿毒症,关键做好这七点!医生一般不全说!
一听到慢性肾病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尿毒症,这足以说明“尿毒症”这三个字已经给很多人造成了心里阴影。
很多人也就习惯地认为只要一得肾病,就会发展成尿毒症。
这其中有很多人经过努力,十年、二十年之后也活得好好的,病情得到了控制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从从轻微肾脏炎症到尿毒症也就是三两年,甚至更短的时间!
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异呢?现在就给大家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讲解。
1、肾毒性药物的远离
本来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已经受到了损害,也影响到了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,此时再摄入肾毒性药物,无疑会加大对肾脏的损耗。比如肾毒性中药、抗生素、感冒止痛药等。
2、尿路通畅的保持
一旦发生尿路阻塞,就会出现尿液引流不畅,引发感染。还有就是这样还会使得肾盂内静水压增高,肾功能恶化加剧。
3、血压控制
长期高血压会使得肾动脉硬化加剧,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。此时患者如果服用沙坦、普利类降压药效果不明显的话,可以再加入钙拮抗剂,总之血压目标要控制在130/90以下。
4、感染的预防
肾病患者免疫能力低下,抵抗力差,易发生感染。各种细菌、真菌、病毒、衣原体等都可成为致病原,感染的部位常在皮肤、肺部、尿道,所引发感染都会使肾功能恶化。因此,对于感染要坚决预防!
5、电解质平衡
肾病患者会出现高血磷、低血钙的情况,如果磷酸钙在肾脏大量沉积,造成肾功能的继续恶化。而且由于患者钾的摄入减少,而且利尿剂也同时会使钾的排出增加,从而出现低血钾。
6、低血容量
肾友们会被限制水和钠,在加上利尿,这样的话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会减少,出现脱水,引发血容量不足,肾小球滤过率下降,肾功能进一步受损。因此血容量适当,则可使症状好转。
7、高尿酸的控制
如果存在高尿酸现象,建议服用别嘌醇、苯溴马隆等药物进行纠正治疗。
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:肾小球滤过率从60(开始影响肌酐)降到10(尿毒症),一般情况下需要10年的时间。
因此,想要你的肾脏功能多多运转好些年,关键在于针对问题及时有效解决,对疾病要学会从整体入手、局部治疗,希望你明白这其中的含义!
文章来源:中国原创音乐基地=http://www.pk10088.com/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: 转载自新车上牌照流程